2021年3月31日,det365官网网站本学期第10期、总第195期学术论坛在det365官网网站105报告厅举行。2019级硕士研究生赵玉、郑雪露、吕高荣、王珊分别进行文献汇报,郭玉芳老师担任点评老师。
本次学术论坛的第一位汇报者是2019级硕士研究生赵玉,汇报题目是《Negative Self-perception of Aging and Mortality in Very Old Chinese Adults: The Mediation Role of Healthy Lifestyle》。在以往的文献中,已经证实了老年人对衰老的负面自我认知与死亡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目前有两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a)这种联系是否存在于高龄老人(即第四年龄段)中,以及(b)哪些潜在的中介变量可能有助于这种积极的联系。因此,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测一组中国高龄参与者(即78岁以上的人)负面自我感知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来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从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CLHLS)中选取8年间(2000-2008年)的4波数据,共测量了9683名受试者负面自我感知老化、生存状态、认知功能、饮食以及其它的一些人口统计学信息。研究人员进行了生存分析的潜在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对衰老的负面自我认知与存活率降低之间存在关联。此外,更重要的是,确定了一个潜在的中介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定期锻炼,不吸烟),即有更多负面自我感知老化的老年人倾向于从事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可能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这些发现为健康的纵向行为路径提供了支持,将对衰老的负面看法与死亡率联系起来,并对老年人长寿也产生了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次论坛的第二位汇报者是2019级硕士研究生郑雪露,汇报了一篇题为《“I’m going to push this door open. You can close it”: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brokering work of oncology clinic nurses in introducing early palliative care》的文章,该研究通过Charmaz 的建构主义基础理论方法,第一次关注肿瘤护士在引入和提供姑息治疗时所涉及的心理社会过程并进行概念化。研究者通过目的抽样及理论抽样的方法,选择一个加拿大三级综合癌症中心的20名护士进行一对一电话或者面对面访谈,访谈录音由专业转录员转录,由第一作者S.M.领导,并与P.S.、G.R.、C.Z.合作对转录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使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先进行逐词逐行初始编码,并且进行不断比较,再进行集中编码,概念化核心范畴。研究结果显示核心类别为中介姑息治疗,护士在病人转诊姑息治疗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其他的子类别分别为:①打开大门——在患者表现出接受姑息治疗讨论的迹象时,创造讨论的可能性;② 建立信任——建立与患者的关系,作为公开讨论姑息治疗的起点;③消除误解——消除患者认为姑息治疗意味着就要死亡的假设;④与肿瘤学家一起倡导——通过提出病人的担忧来推动转诊进程。该研究表示肿瘤护士在转诊早期姑息治疗中起着核心作用,这一过程得到了他们与病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在病人和肿瘤学家之间的位置的支持。研究认为门诊诊所的工作结构应确保护士有足够的教育、时间、机会和支持来从事艰难但重要的姑息治疗转诊过程。有必要对护士进行培训,促进护士具有在跨专业实践模式中与患者及肿瘤学家沟通的能力。另外,非护理专业人员可以借鉴肿瘤护士使用的关系、教育和跨专业流程,向尚未转诊的患者介绍姑息治疗。
本次论坛的第三位汇报者是2019级博士研究生吕高荣,汇报的题目为《Perinatal depression: Data-driven subtypes derived from life history and mindfulness and personality》。本文指出了围产期抑郁症是围产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表现具有异质性。探讨了基于稳定的多变量模式下,围产期抑郁症的亚型特点。本研究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对中国产前妇女(n = 3186)进行队列研究。其中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得分≥10分的女性归为可能抑郁组,为682人,其余2504人(78.59%)为对照组。评估了情绪困扰、认知、生活史、情绪调节和人格特征,并使用潜在类别分析和潜在转变分析来确定围产期抑郁症亚型。在682名可能患有抑郁症的女性中,只有至少完成了10个问卷的598人被纳入了完整的潜类别分析。本研究共确定了四种亚型:1)高度焦虑型,表现为所有领域的焦虑、高水平的沉思和神经质,以及减少的特质正念;2)两种中度不良类型;3)轻度抑郁亚型。本研究表明围产期抑郁症妇女的多维分型有助于减少围产期抑郁症的异质性。区分亚型特征有助于确定围产期抑郁症的潜在原因。
本次论坛的第四位汇报者是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珊,汇报的题目为《Social isolation, loneliness and functional disability in Chinese older women and men: a longitudinal study》。本文指出了社会隔离和孤独分别作为社会关系的客观和主观指标,可能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老年人个体的功能性能力,并且这些作用关系可能会在男性和女性的老年人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研究利用的是CHARLS2011年以及2015年随访的数据,分别在男性和女性老年人中探讨了基线的社会隔离和孤独对于老年人4年后新发ADL障碍和IADL障碍发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二者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女性老年人无论是ADL还是IADL的新发障碍的发生率均高于男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程度要高于男性老年人,在女性老年人中,社会隔离新发的ADL和IADL均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孤独的作用则不显著。然而在男性老人中,无论是社会隔离还是孤独对于ADL和IADL的新发障碍均不存在显著的作用。社会隔离和孤独的交互作用项无论是在男性老年人还是在女性老年人中,作用均不显著。本研究表明社会关系对老年人新发障碍的影响,并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在男性和女性老年人中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进一步阐明了社会关系对老年人个体健康的影响。
四位研究生对各自的文献相关领域进行了详细汇报,郭玉芳老师对涉及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疑问和点评,本次学术论坛活跃了大家对护理科研的积极性,拓宽了大家对护理研究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大家都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