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学术论坛 -> 正文
2021级研究生文紫馨、吴晓琦、徐卫燕、徐晓香做第238期研究生学术汇报
发布日期:2023-03-20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次数:

20230316日,det365官网网站本学年第12期、总第238期学术论坛在学院105报告厅举行,本次学术论坛的汇报者为文紫馨、吴晓琦、徐卫燕和徐晓香,指导老师为陈斯老师。

第一位汇报者是2021级硕士研究生文紫馨,汇报文章的题目为“Perceived parental depression, intrusive rumination,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A three-wave longitudinal study in adolescents”。有研究表明,感知父母抑郁会引发青少年的内化问题,但也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内化问题会增加他们对父母情绪的感知。为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关系,该研究使用纵向数据来检验青少年的内化问题与他们所感知到的父母抑郁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侵入性反刍在这种关系中的作用。该研究对392名经历过2017年九寨沟特大地震的青少年在震后12个月(T1)、21个月(T2)和27个月(T3)三个时间点进行调查。采用交叉滞后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侵入性反刍与父母抑郁和内化问题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内化问题对父母抑郁有正向预测的单边因果关系。因此,针对青少年的创伤后心理干预应该侧重于解决内化问题和缓解侵入性反刍。

 

 

第二位汇报者是2021级硕士研究生吴晓琦,汇报的文章来自JAMA INTERNAL MEDICINE 期刊,题目为“Safety and Outcomes of Midline Catheters vs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for Patients With Short-term Indications A Multicenter Study”。该研究比较了从201712月至20201月在多家医院符合因静脉通路穿刺困难或静脉抗生素治疗≤30天的适应证而接受了PICC或中线置入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接受PICC的患者发生主要并发症的风险高于接受中线置入的患者。与PICC相比,中线导管并发症的减少源于较低的堵管率和血流感染率,PICC与中线导管之间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第三位汇报者是2021级硕士研究生徐卫燕,汇报的文章来自CANCERS杂志,题目为“Prediction of Chemotoxicity, Unplanned Hospitalizations and Early Death in Olde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该研究前瞻性地纳入了多中心的21570岁以上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化疗前进行评估并收集肿瘤学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检验这些变量与3-5级化疗毒性反应、非计划住院和早期死亡(6个月内发生的死亡)之间的关系,并对这些变量开发了预测评分,使用该评分可以可靠地预测有严重化疗毒性反应、非计划住院、早期死亡风险的患者,从而有助于制定化疗策略、实施干预措施、优化医疗和社会资源。

 

 

第四位汇报者是2021级硕士研究生徐晓香,汇报的文章题目为 Self-efficacy and positive coping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ung cancer treatment: A cross-sectional study”。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积极应对是心理弹性的重要预测因素。也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通过言语激励等形式来增强自我效能;较高的自我效能可以强化个体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社会支持与应对策略相关。但并未有研究探讨这四者之间的内在机制,基于此,该研究在20162017年便利抽取320例肺癌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发现,自我效能和积极应对在患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在对肺癌患者进行心理弹性干预时要考虑这些发现。另外,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积极应对的作用路径并不显著,故社会支持对癌症患者应对策略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四位汇报者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精彩汇报,陈斯老师根据汇报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大家收获满满,这一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